2025年3月21日,金融界网站报道,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一项新专利,名称为“云数据仓库、数据的读取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专利的公开号为CN119646040A,申请日期则为2024年11月。这一新专利的申报,标志着中国农业银行在云数据仓库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尤其是在解决云数据仓库缓存共享问题方面的突破。
随着数字化的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愈加明显。其不仅在公司运营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更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关键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云数据仓库的出现,能够为公司可以提供灵活、高效的数据存储与处理。尤其是在金融行业,怎样更高效地管理和利用海量数据,必然的联系到银行的竞争力及战略决策。
然而,云数据仓库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瓶颈,特别是在数据共享和缓存方面的不足,往往导致查询性能不佳,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和业务的推进。针对这一点,中国农业银行的新专利便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创新的技术方案,有效提高查询性能,完全解决数据共享的瓶颈。
中国农业银行的这一新专利,主要涉及两大核心技术:云数据仓库的结构设计和数据读取方法。根据专利的摘要,这一系统通过将计算节点与执行者节点进行亲和性配置,并部署在物理节点上,以此来实现了高效的数据处理流程。
当计算节点接收到查询请求后,系统会在管理者节点中检索目标执行节点的位置信息。具体流程如下:
:若目标执行节点的位置信息是计算节点对应的执行者节点的位置信息,系统将直接通过本地文件系统读取目标数据,快速响应用户的请求。
:若目标执行节点的位置信息与计算节点对应的执行者节点的信息不一致,系统则将在目标执行节点中读取数据,并在计算节点对应的执行者节点中写入目标数据的副本,确保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共享。
:如果未能检索到目标执行节点的信息,系统将直接从对象存储中读取数据,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容错能力和灵活性。
通过这一创新的专利技术,中国农业银行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云数据仓库在缓存和共享方面的局限,明显提升了查询性能。这不仅为银行自身的运营效率带来优势,也为行业内的数据管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中国农业银行成立于1986年,总部在北京市,是一家专注于货币金融服务的金融企业。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中国农业银行积极地推进数字化转型,重点投入技术创新与研究。因此,该行在行业内拥有众多的专利及商标信息,数据统计显示,共计有4893条专利,涵盖了数据处理、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
此外,按照天眼查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国农业银行参与过5000次招投标项目,显示出其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业务扩展能力。在未来,随着新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与应用,这一数据仓库技术的突破,无疑将逐步推动其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深度布局。
云数据仓库的创新与应用,是中国农业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大胆尝试与探索,充分体现了其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对新技术的敏锐洞察与应用能力。通过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农业银行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业务能力,也将引领金融行业在数字化的经济浪潮中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未来,银行如何继续发挥数据管理的优势、提升服务效率,将是行业持续关注的焦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